
簡介 在早期的無線通訊中,服務被限制為單個基地台的範圍內,涵蓋較小的地理區域 (稱為 cell 1)。無線通訊的優點即顯而易見,但使用者仍依賴於基地台的有限通訊範圍。真正的行動通訊,需要為使用者提供更大的自由度。 技術創新 (如自動切換和降低硬體成本、尺寸和重量) 始第一代行動通訊系統滿足了這一要求。第一代系統是以類比式行動電話技術為基礎。著名的例子包括 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 (AMPS)、Nordic Mobile Telephone (NMT) 和 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ACS)。 但是,這些第一代系統的傳輸品質留下了很多有待改進之處,且每個系統均使用專有的架構,幾乎是不可能相互合作。隨著 ISDN 和 數位交換的發展,使用者在固網上享受了類比式行動網路無法提供的各種新功能和便利性。 為了克服第一代系統的一些缺點,而開發了全新的數位系統「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GSM 通常稱為第二代系統,提高了傳輸品質及空中介面的效率和類似 ISDN 的導入服務 。安全功能 (如加密和認證) 均非常嚴格執行,使國際漫遊成為可能。CCITT 開始開發一致和開放的 GSM 標準,以確保這項技術的無限行動性和有競爭力的市場 (這項工作後來由 ETSI 繼續執行 )。 GSM 已被證明非常成功。在 90 年代初,專家估計在 2000 年前歐洲將有 1,000 萬使用者。今天,世界各地已有超過 2.5 億的 GSM 使用者。許多國家均採用歐洲標準,現在全球已有超過 250 個營運商提供GSM 服務。明顯地,GSM 將需發展為一個進化的系統,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增加新的功能。 GSM 第 1 階段在 1991 年通過,推出使用者資料和全速率語音傳輸 (高達 9.6 kbps);指定了一些補充服務。 GSM 第 2 階段在 1995 年實現,推出廣泛的附加服務和半速率語音編解碼,以及向下相容性。 GSM 第 2+ 階段是在持續年度發布中增加 GSM 的新功能。最近的進展包括 HSCSD、GPRS 、CAMEL、EFR 和 EDGE 。